Biosensors:表面等离子体机制 | MDPI Seminar
发表时间:2023-07-04 阅读量:6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及其成像技术具有免标记、快速或高通量、高灵敏等诱人特点,能在透明和不透明介质中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相关的反应参数或浓度,分析对象包括连续的分子吸附层或离散的分子或细胞,在生物、医学、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都有应用价值,在标志物检测、药物筛选、天然分子解析等方面等更具优势。目前,关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方法的应用研究正在逐步扩展,针对不同领域应用的新方法学研究也在迅速攀升。
本次线上研讨会,Biosensors 期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期刊编委、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陈义研究员和张鹏飞研究员作为特邀主讲人,围绕“表面等离子体机制”这一议题,为大家带来学术前沿报告。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
会议时间:2023 年 7 月 10 日 10:00—11:40
小鹅通直播间:https://dbofi.h5.xeknow.com/sl/423u4O
会议议程
10:00—10:40 陈义 研究员
报告主题:高清晰化学指纹的 SPRi 测量与应用
报告简介:指纹的物理形貌可鉴定身份而化学构成可监测健康。本报告介绍高清化学指纹的 SPRi 测量新方法及部分应用。
10:40—11:20 张鹏飞 研究员
报告主题:天然单分子的表面等离激元散射成像方法
报告简介:免标记单分子检测方法可以直接分析目标分子及其相互作用事件的天然性质。然而,由于天然单分子信号微弱,免标记单分子成像方法的实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们提出并建立了表面等离激元散射成像 (SPSM) 新方法,实现了单分子的免标记宽场成像以及单分子相互作用事件的高通量计数分析,以此为基础,我们进一步建立单分子运动的免标记追踪方法,对抗体分子层捕获的抗原单分子三维运动进行了纳米精度解析,观测了其横向移动、z 轴振动等微观细节。相关工作表明 SPSM 可以有效检测单分子尺寸、分子量等本征物理性质,并可以精细地分析相互作用过程中单分子运动的天然性质,为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性质解析提供了有力工具。
11:20—11:40
提问交流环节
主讲人介绍
陈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Biosensors 期刊编委
1981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7 年获中科院化学所理学硕士并转博,1990 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于 1992~1994 年和 1996~1997 年在德国马普发育生物所访问研究;于 2002~2004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访。长期从事CE (1984-)、SPRi (1997-)、分子量测量 (2004-) 新方法、新装置、新应用研究。2000 年发动活体分析化学研究,并于 2009 年建成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张鹏飞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Biosensors 期刊编委
2011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17 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17~2018 年在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电子显微镜研发工作,2018~2022 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陶农建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 年 12 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并组建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光学表面波激发与散射现象的光学成像方法以及免标记单分子多参数分析与识别。
相关特刊书
Label-Free Biosensor
Edited by Pengfei Zhang and Rui Wang
https://www.mdpi.com/si/123593
主办单位
合作单位
Biosensors 期刊介绍
主编:Giovanna Marrazza,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
期刊主要发表生物传感器及其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DNA芯片、微流体装置、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生物传感器制造、生物传感器材料、芯片实验室技术和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2022 Impact Factor:5.4
2022 CiteScore:4.9
Time to First Decision:13.7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